2013年7月2日 星期二

【親子教育】 越界思考,找回你的感覺

2003-10-15 天下雜誌 285期 作者:吳昭怡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聯強國際總裁兼執行長杜書伍有套「同心圓」思考法,幫助他觸類旁通。如果你是個行銷人(圓心),職務上常會和研發、業務及顧客服務部門(半徑)往來。接觸時多問對方幾個問題,了解別人處理事情的關鍵。三到五年下來,專精的領域從點擴大到面,視野也會寬闊。
天才達文西能在各個領域悠遊其中,最重要的就是——培養感受力,讓左右腦平衡發展。
《7 Brains》一書中便提及,達文西悲嘆一般人「視而不見、聽而不聞、觸而無感、食不知味」。所以他的工作室總是充滿鮮花和香水的芬芳,要求自己穿上天鵝絨和真絲的衣服體驗觸感。他甚至隨身攜帶筆記本,每天記下靈光乍現的想法、印象和觀察。
放膽過生活
在台灣,每人平均一年工作時數達到二二八二小時,高居全球之冠,連休閒都像是和時間的賽跑。
有時候學會放鬆,可能會為你帶來意想不到的結局。
聯電工程師陳昱彰,鎮日被電話和程式團團包圍之際,心底浮現期待已久的希臘藍與白的美麗風光。眼看離假期只剩兩星期,他兩天內訂好機票、確訂假期和職務代理人。「很多人考慮太多又怕麻煩,你就把它當做一次冒險,」對玩都很有「執行力」的陳昱彰分享。
回來之後,他將自己拍攝的一千多張照片貼在網路上和人分享,竟因此吸引出版社為他出書。接著,開發拼圖、桌曆等周邊商品、上廣播的邀約不斷。「一個臨時的決定,讓我的人生因此豐富,」陳昱彰現在下班後的生活非常精彩。
培養同理心
「即使看一幅畫,都可以將心比心,」曾志朗舉例。你可以練習問幾個問題:畫家當時的情緒如何?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筆觸?如果換作自己,又會怎麼做?
      
同理心也來自再三的傾聽和觀察。日本三菱汽車資深設計師岩田正史,看到路邊一株新發的綠芽、一個扭曲的鐵器,都會蹲下來仔細欣賞。「學習他們的菁華,想像放在車子上會是什麼模樣,」他說出自己苦練多年的「撇步」。
成功不只靠邏輯與速度,找回你的感覺,培養創造力,未來才有希望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